上海圣约翰大学校友名录
著名校友:
圣约翰大学的校友灿若星河,包括顾维钧(外交家)、宋子文(政治家、金融家、外交家)、荣毅仁、邹韬奋、林语堂、张爱玲、潘序伦(中国现代会计之父)、贝聿铭、周有光(汉语拼音创始人)、吴宓、黄宗英等人,其校友多活跃于商界、政界、文学界、外交界和医务界,很多都曾对中国的历史进程起到过重要影响。
上市公司接受赠款会计处理
1、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
(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证的,按凭证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顺序确定其入账价值,《新会计准则》规定将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价值作为"捐赠利得"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
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企业接受捐赠应该怎么做账务处理?
复旦数学系著名校友
苏步青是“东方第一几何学家”,引领我国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领域研究,晚年开辟计算几何新方向。
他创立“微分几何学派”,躬耕教坛70余载,引领复旦数学学科发展,培养一代代数学英才,三代六院士,留下“苏步青效应”,为我国数学教育事业贡献卓著。
他是复旦大学老校长,紧抓教学科研,培育师资人才,繁荣校园文化,让复旦实现历史上第二次腾飞。
他是“数学家中的诗人,诗人中的数学家”,一生创作诗词近500首,抒情言志,出版多部诗集,实现“数与诗的交融”。
上交和复旦哪个校友多
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友要多于复旦大学。
上交和复旦都是坐落于上海的百年老校。两校均为985院校、都属于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两者在办学层次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综合实力也不差上下,但复旦的人文社科专业实力优于上交,上交的工科专业实力优于复旦。上交的师生规模更大,学生规模比复旦多39%,所以上交的校友数量也多。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出过明星吗
1.周雨彤 1994年9月21日出生于安徽,中国女演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表演系。
2013年1月,凭借出演儿童魔幻电影《巴啦啦小魔仙大电影》,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15年1月,客串出演个人首部喜剧电影《重返20岁》。2.罗米 1993年10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中国内地女演员。2012年,罗米出演玄幻仙侠剧《轩辕剑之天之痕》,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3.龙一一 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中国内地女演员、油画家。因参演多部影视剧的龙一一,以时尚靓丽的形象和纯真自然的表演获得大众喜爱。4.李茜 1992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表演系本科班。同济大学十大杰出校友
1:裘法祖,著名医学家。
2:吴孟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
3:贝时璋,生物物理学奠基人。
4:厉麟似,中国近现代文教界代表人物。
5:梁伯强,医学教育家、病理学家。
6:李国豪,著名土木工程家。
7:何又声,水动力学与船舶流体力学著名专家。
8:张耀明,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
9:潘云鹤,计算机专家。
10:张旭豪,饿了么网上订餐创始人。
博士毕业后其父母有有待遇吗
是没有任何待遇的。
博士是一种最高学历,博士毕业后拿到博士毕业证书对个人而言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对于父母来说并不会产生优待措施,因为博士只是学历而已,并不是其他方面的象征。当然作为博士来讲,能够找到非常不错的工作,也能赚得不少的费用,这些费用也足够赡养自己的父母。
没有待遇。
因为博士毕业以后对于自身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对于其父母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待遇,除了给父母增光之外,有的单位在对博士进行人才引入的时候会对博士的配偶和子女有比较好的福利待遇,比如会给配偶分配工作,子女升学有一定的优惠政策。
顾毓珍与顾毓琇是兄弟吗
是兄弟
顾毓琇一家七兄妹,四个是海归博士,老大顾毓琦,是德国汉堡大学医学博士,老三顾毓瑔,是美国康乃尔大学机械工程博士,老四顾毓珍,也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博士,老幺顾毓瑞,是台湾文化大学博士,所以号称一门五博士,最出名的,当然是老二顾毓琇。
上交两大著名校友
喻乐康,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1986届本科校友,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建筑起重机械公司副总经理、研究员。从事塔式起重机技术34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等荣誉,带领团队突破超高强钢桁架结构设计、大型塔机设计及控制、智能柔性制造等行业技术难题。在专业领域制修订国家标准2项,以第一著作人出版专著《塔式起重机安全技术》,发表论文18篇,获得专利授权8项。
王平,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1999届博士校友,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零八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王平长期奋斗在军用舰船设计研究工作第一线,为我国海军舰船装备的跨越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并先后主持了多个新船型关键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为我国海军舰船装备应用新船型打下了较好的技术基础。王平笔耕不辍,在《中国造船》、《系统仿真学报》、《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等学术刊物发表多篇高等级论文